当前位置: 首页>>江理新闻>>正文
【理工人】做一名“信道、得道、传道、践道”的思政课教师——记2022年度宝钢优秀教师王小元
日期:2023年03月28日 16:26  点击次数:

本网讯  王小元,1998年7月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获得法学学士学位;2005年1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获得法学硕士学位;2018年12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本科毕业后,王小元成为我校一名光荣的思政课教师,开启了高校思政课教师生涯。25年来,他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政课教学、教研和科研相互结合,把学生当孩子,把职业当事业,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深受学生尊重与喜爱。2022年11月,王小元荣获“2022年度宝钢优秀教师奖”荣誉称号。

坚定信仰,成为“信其道”的思政课教师

“一名优秀的思政课教师不仅自身需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还要能够引导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这是王小元作为一名思政教师的信条。自1998年7月到我校任教以来,王小元始终以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武装自己、引领学生,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指导,面对任何大是大非问题都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面对1999年法轮功事件,他敢于接受采访,有理有据批驳法轮功,树立科学意识;面对新疆、西藏暴恐事件,他敢于在课堂宣讲党的治疆治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面对俄乌危机,他按照党中央和外交部要求,敢于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解其中缘由,坚定学生爱国情怀。

“老师,您觉得共产主义社会能够实现吗?”当一位同学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课堂提问到时,王小元毫不犹豫坚定地回答道:“一定能!”,随后从历史、理论、实践等角度给同学们详细阐述了为什么能。从教二十余年以来,王小元经常在思政课堂中面对学生的类似发问,他就结合教学内容及时开展“解惑式”教学,通过透彻的学理分析解决思想困惑,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不断提高青年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既坚定了自己的信仰,也帮助学生坚定信仰,使自己成为一位因“信其道”而“传道授业解惑”的思政课教师。

“王小元教授是一位“信其道”“有爱心”“肯奉献”“富激情”的思政课教师。”柳丽教授谈及老同事由衷地称赞。王小元一直以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高标准要求自己,以师者的责任、信念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以春风化雨的形式传授马克思主义,展现了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大爱情怀。

追求卓越,成为“得其道”的思政课教师

为了讲好思政课,王小元努力追求卓越、不断提升自己。1998年7月,王小元以本科毕业生身份来到学校讲授“两课”(思政课)。在教学过程中,王小元越发热爱这份崇高的事业,但也深知自己在知识和见识等诸多方面还有不足。为了进一步提高思政课的教学质量,2002年至2005年,王小元在华东师范大学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获得法学硕士学位;2013年至2018年,王小元在中国人民大学脱产学习,获得法学博士学位。经历13年的孜孜以求,他连续破格晋级为副教授和教授,成为我校思政教育教学的领军人物。

王小元一直坚持把教学、教研和科研作为相互促进和相得益彰的“连环体”,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王小元获得了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称号,发表教学改革研究论文19篇,学术论文39篇,其中中文核心和CSSCI期刊20余篇;出版专著1部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江西省教学改革项目4项,江西省科研项目12项,江西省研究生优质课程1门,主持完成江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社科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获得江西省教学比赛、教案评比、各类征文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20余项,主持完成校级质量工程5项。此外,王小元还获得江西理工大学优秀共产党员、青年教学标兵和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获得江西理工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入选“清江教学名师培育计划”等项目。

在追求卓越的路上,王小元强化了知识储备,拓宽了学术视野,增强了教学自信,逐步做到了“得马克思主义的道”。

坚守岗位,成为“传其道”的思政课教师

王小元始终坚持教学一线传道。25年来,他多次变换角色和岗位,从一线教师到“双肩挑”人员,从马克思主义学院到学校科技处,再到直属与教辅单位党委,如今又回到马克思主义学院。一路走来,王小元始终坚守思政课教师的本职岗位,从未放弃坚守思政课教师岗位的初心,没有忘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25年来,王小元几乎参与了所有本科、硕士、博士生课程的讲授,长期承担《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本科生的思政课教学任务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等研究生课程教学任务,累计为215个教学班,5万余人次的学生讲授理论课时超过8000学时。

课堂教学之余,王小元还积极承担各种政治报告辅导和学术讲座,大力传播马克思主义及其在中国的最新理论成果,深受学校领导的肯定和同事的认可。不完全统计,王小元在校内完成各种辅导报告和学术讲座300多场,学生听课人数超过3万人次;校外完成讲座100余场,听众超过1万人次。

2019年,王小元把自己多年的思政课教学感悟写成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提升研究》一书,全面反映、总结了自己的思政课教学理念。2021年,2007级工商管理专业的周现财校友返校时专门找到王小元说:“王老师,您的课讲得生动、幽默风趣,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学校的时候我就觉得有用,工作10年了,我还觉得管用。”

永葆本色,成为“践其道”的思政课教师

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不仅要“信其道”“得其道”“传其道”,更应该“践其道”。为了做到“践其道”,王小元在日常工作、生活和交往过程中,总是力争做到用一举一动传播正能量。

克里木是我校1998级的一名新疆维吾尔族学生,由于文化底子薄、家庭经济困难,大一就有厌学逃学的现象。刚入职的王小元发现情况后就经常找他谈心、主动关心他,并从经济上接济他,四年的关心与陪伴最终让其成为一名维护民族团结的热血青年。毕业时,王小元还叮嘱他回到新疆工作后,一定要继续保持淳朴本性,学会做人做事;要始终从民族团结的大局出发,多做有利于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事情,以实际行动报效国家和学校对自己的培育之恩。

2021年8月,时隔近20年,克里木和王小元取得联系,得知克里木在乌鲁木齐经营自己的事业,时刻没有忘记老师和母校的教导,成为了一名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拥护者,王小元非常开心。他把这段师生故事写成了《用心浇灌民族团结之花》一文,在省教育厅“我的教书育人故事”师德征文活动荣获一等奖。

“很幸运能够在硕士生涯中成为王老师的学生,他经常到寝室与学生谈心,在迷茫时为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像亲人一样关爱着我们,希望以后继续跟老师学习更多为人与治学之道。”2020级硕士研究生孙佳星说。

“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要一批又一批教师接茬干,只有汇集更多的人共同努力,才能够推动学校立德树人事业的发展。”如今,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王小元正引领全体思政课教师“信道、得道、传道、践道”,把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和道义力量不断转化为学生的精神养分,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新的贡献!

(文、图/曹泽整理  编辑/王金花)



上一条:富士康工业互联总经理郑弘孟一行来访
下一条:【理工人】青年团队育新人,务实创新赋活力——永磁磁浮技术与轨道交通研究院侧记

扫描二维码分享
相关推荐: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Copyright © 2024 www.jxust.edu.cn 江西理工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学校地址:  [赣州-三江校区]江西省赣州市客家大道1958号  邮编:341000  

        [赣州-红旗校区]江西省赣州市红旗大道86号  邮编:341000

        [赣州-黄金校区]江西省赣州市客家大道156号  邮编:341000

          [南昌-南昌校区]江西省南昌市昌北开发区双港东大街1180号  邮编:330013


   移动版    赣ICP备05001230号-1     赣公网安备 36070202000070号